膝半月板囊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谈水墨人物画造型与笔墨的关系41157 [复制链接]

1#

浅谈水墨人物画造型与笔墨的关系


摘 要:水墨人物画中最重要的就是造型与笔墨。如果造型是人物画的骨架,那么笔墨就是支撑骨架的筋肉。二者看似独立,但却互相辅助着彼此。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成为中国人物画的重要问题。


中国论文


关键词:水墨人物画;造型;笔墨;关系


中国画从题材方面,主要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这三个大类别,而人物画从表现形式方面,又分为工笔人物画和水墨人物画。水墨人物画是一个相对较晚成熟的画种,它是在工笔人物画经过发展、成熟并达到一定高度后,由南宋书法家梁楷经过天才创作后才出现了曙光,开辟了水墨人物画的先河。后经过徐渭、任伯年以及近代画家蒋兆和等的发展,水墨人物画达到了一定高度。然而在水墨人物画绘画过程中,造型与笔墨以及二者的关系处理尤为重要,如何调节二者的关系成为水墨人物画好坏与否的关键之处。


中国画主要采用意象造型观,因为意象造型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后的产物。水墨人物画不能完全照搬人物形象,也不能追求抽象的人物形象,而是要在绘画过程中认真观察对象,体会人物的职业、身世、心情等种种因素,加入自己本身的主观情感,塑造人物造型,以达到抒情的目的;但是人物造型又不可以脱离本身的形象,还是要和对象“像”。所以画家是在形态的似与不似之间发挥主观能力,按照美的规律塑造人物形象。中国绘画善于运用意象造型的手法,例如舍去光对物体的影响,把三维的事物压缩为二维形象,画事物的内在机理与结构,还可以根据需要,适度的概括、夸张、变形。如此的意象造型加强了水墨人物画的表现性和艺术性。


水墨人物画在造型方面主要是以线造型,这是中国画的形式特点。以线造型是人类最古老的绘画方式之一,因为线可以直接表达人类对客观事物观察、理解、记忆的产物,具有概括性,这就是为什么人类最初就以线记录,儿童用笨拙的线条描绘物象的原因。线是水墨人物画造型的主要手段之一,它既体现了中国水墨画画家重视物质本质,重视精神与情感抒发的艺术观,又反映了画家对形式美感的追求。而且中国画的线是一种经过画家内心对所要表现的物象的高度提炼和概括的产物,所以说线造型也是一种意象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通过观察后在脑海中留下的记忆,把物象表面的可变的都舍弃,留下物象本质的内容,这就是主观的写意。这样所塑造出的人物造型讲究、具体、不概念,而且这样的造型是情感的产物,能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


而笔墨则是一种塑造造型的语言。笔要树立人物形体的骨骼和筋肉的起伏等结构。谢赫六法中的“骨法用笔”说明了用笔的关键之处在于“骨法”。骨骼支撑肉体,就像是支撑人物形象的线条、结构,如果线条勾勒的恰到好处,将人物形象结实的塑造起来,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墨是中国画绘画中很重要的一种材料,墨通过与水的融合,显现出不同的效果。墨法是要加强各部分肌肉的圆浑和形体各部分的阴阳向背。在笔与墨运用的时候,两者都要紧密结合形象,又要互相发挥各自的不同使命。


没有笔法的形体,就无从以墨法去充实精神。也就是墨需要笔来施用,笔又需要墨来充实,二者相得益彰,形成复杂而又微妙的变化。


造型与笔墨的关系处理,直接影响着水墨人物画的创作与品评。而在水墨人物画发展的历史上,交替出现了重笔墨轻造型和重造型轻笔墨的现象。古代水墨人物画一直受到“文人画”的思想所影响,过于强调笔墨自身独立的审美价值,轻视造型,所以削弱了水墨人物画反映现实的能力;水墨人物画发展到20世纪初,徐悲鸿、蒋兆和等人借鉴西方写实造型观念,加强了水墨人物画表现现实生活的强度,但同时又出现了重造型轻水墨的倾向;20世纪90年代,刘大为、刘国辉等画家,凭借着扎实的造型基础,继承传统笔墨的精华,开拓创新,使水墨人物画朝着“现实主义”的方向继续发展。在对待造型与笔墨的关系时,过度重视笔墨会削弱水墨人物画表现现实生活的能力,过度重视造型又会失去中国传统笔墨的精华。所以水墨人物画发展既要从重笔墨轻造型的“文人画”中解脱出来,又要避免进入“写实”的误区,一定要将二者巧妙结合。“笔墨作为塑造人物的最基本的绘画语汇,无论是写实、写意水墨,还是抽像水墨,似与不似,存型、离型,其变化关系都应该建立在人物结构形态上,作品无论笔墨有多么精到,也离不开寄付的形象存在。”这里的造型强调的是有利于笔墨表现规律的,是借鉴西方素描的精准和厚实,速写的生动直率,色彩的趣味。笔墨不能抛弃造型,然而要做到笔墨与造型的巧妙融合,必须建立在良好的造型基础上,如果没有精准的造型能力,作画时因为对结构不熟悉,被结构形体束缚,心与手不能同步,用笔不能挥洒自如,不能达到想要的结构。


塑造造型,笔墨要简练,要少少许胜多多许,用简练的笔墨塑造人物形象;笔墨要夸张,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并加以夸大,这样即可以塑造人物形象,又表达了作者的感受;笔墨要有节奏感,用笔的快慢、粗细、干湿、浓淡、墨色分布都要注意节奏,下笔之前要仔细构思,经营位置,还要随机应变,保留好偶然产生的好效果。


造型是水墨人物画的基础,离开了形,神就不存在了,所以在绘画过程中还是要将处理造型作为首要任务。勾线和皴擦在塑造形体中起了基础作用,但这并不能完全表现出肌肉的质感,这时候就需要用墨进行渲染,完整形象。但是,无论笔墨技法如何变化,都需要紧密结合造型,所以说造型与笔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二者之间要很好地配合,才能使人物形象得到充分塑造,以达到最好的效果。(作者单位: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姚有多著,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国画教材之九写意人物画[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 卢沉著,卢沉论水墨画[M].安徽美术出版社,1990.10.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