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半月板囊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对重大考古发现当持克制心态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医白癜风研究院

对重大考古发现当持克制心态


新京报


 日期: 2004年6月16日


    从今年3月开始钻探的陕西岐山县周公庙遗址,目前已发现大型墓葬19座,其中13座西周最高等级墓葬属国内首次发现。更为罕见的是,经初步辨识的420片甲骨文里还有几片记载着周王的活动。


  就是这样一个重大考古发现,却出现了不同表述:有人认为这是可与安阳殷墟相媲美的重大考古发现,有人认为这是比兵马俑还要惊人的世界“第十奇迹”。


  普通公民对发现“国宝”的突然惊喜可以理解,但面对埋在地下长达几千年的历史遗存,有关方面只用几个月时间考证,就迫不及待地公布其“结论”,是不是过于草率和浮躁了?即便发掘出“铁证如山”的实物,也有必要持审慎的学术态度。


  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面对如此重大的考古发现,持克制、冷静的心态,不仅可表现出考古学界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负责及学术成熟,还能在日后的国际交流中更准确地评判“国宝”的内在价值。同时,适当的沉默和保密措施也可防范盗墓者的罪恶企图,从而在相对平静的环境下,使考古发现得以更好地保护。


  更重要的是,保持克制、冷静的心态,还不至于出现对重大考古发现“定性不准”的问题。因为广义上的周公庙遗址方圆数百平方公里,即便其核心部分也有20多平方公里,如果以局部发掘成果草草断定整个遗址文物的价值,显然会对今后更大范围的发掘和保护造成影响。


  对任何重大考古发现,我们都必须预测到发掘和判断它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无论是《世界遗产公约》规定的人类文化遗产,还是自然文化遗产,都是独特和不可替代的资源,如果仓促之下对出土文物进行“突击性”发掘和定论,将有可能使几千年的文明毁于一旦。


  纵观世界上那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考古发现,都是通过无声和漫长的发掘、考证、保护,再发掘、再考证、再保护的良性循环,才取得其在全球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的。再过半个月,世界遗产大会就要在苏州召开了,在这个展现中国历史和人文遗产的最佳时刻,对重大考古发现持克制心态只会是好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