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志成“金刚钻”红军旅某连侦察排排长在他军旅生涯中讲得最多的是:“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半月板,这是每个当兵身上一个特殊的“烙印”。在年,袁志成参加了由军校举办的“精武杯”比武,刚开始,每天的高强度训练让袁志成的身体吃不消,而全军的“精武杯”比赛又是高手云集,想要名列前茅每个课目就得争分夺秒。“或许,你离冠军就是差那一秒”。画面转到米障碍场,在这个训练课目中,袁志成的成绩徘徊在1分45秒左右,为了突破1分40秒,就得在每个障碍快上那么一秒。为了提高1秒,他在云梯障碍跳下落地时,脚没站稳,结果膝盖内旋,当场倒在了障碍场。检查报告出来前交叉韧带断裂,半月板三度损伤。医生建议要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半月板摘除手术,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减少以后给膝盖带来的损伤。但是手术做完以后就接受不了高强度地训练,很难在部队服役。听到这个消息后,他瞬间晴天霹雳,一度陷入了迷茫。“一边是自己的梦想,一边是身体不断的警告,怎么办?”为了康复,12月10日,袁志成接受了手术。手术结束后,袁志成的指导员找到他说:“7月份毕业联考马上就要开始了,限制就只有半年的时间,实在不行,就只能选择毕业伤退……”既然选择了参军,就不会中途退出。不服输的袁志成找到了国家足球俱乐部康复师,希望他能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让他恢复到手术前的运动状态。每天的坚持只因为心里的那份选择,半年的康复之旅就这样开始了。刚做完手术一个月的袁志成硬让战友推着轮椅到武汉的一家康复中心做康复训练。“第一回脚落地的时候脚是直直的,弯不了。”袁志成在回忆中讲道。在做康复训练中,为了能让脚能弯曲起来,袁志成就硬生生的将脚掰开,刚开始时掰到93°就让他疼痛不已,每次都是在夹着泪水和汗水中强忍的坚持过来。静态的训练分三个阶段:力量、稳定、爆发。蹲杠铃、单腿蹲、稳定平衡球、左右跳单腿定、杠铃蹲百米跑,他开启了静态训练的系统训练。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坚持了三个月,每次做完康复训练后都要冰敷缓解疼痛,每次做康复训练的时候都要贴肌肉贴。结束了三个月的静态训练后,动态训练相随而来。主治医生对他说跑步要在一年半才能跑,而他只用了半年。在半年的第一个三公里他用了16分30秒,由于半年没跑过,心理有阴影,导致姿势不对,在康复师教导下,他每天三个三公里,改正跑步姿势,每天进步15秒。成绩上不去就只有练,每次跑完腿都肿起来,膝盖里面发烫,每次训练完后都要进行冰敷、做理疗、贴肌肉贴……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每天坚持,从16分、15分、13分……做完半年的康复训练后直接迎来了结业考。“冲起来……”随着他左脚迈过终点线,时间卡在12分26秒,他最终以常人的状态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