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半月板囊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时评跪着上课感人,站着上课同 [复制链接]

1#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评论员胡欣红

最近,一段4分多钟的视频,在浙大老师、学生的朋友圈里悄悄流传,大家都被感动了。这是84岁的蒋克铸教授的最后一课。在网上流传的并不十分清晰的视频中,整整三个小时的课,膝盖不便、头发花白的蒋老一直坚持站在讲台上,并一丝不苟地书写板书。(12月13日,钱江晚报)

几年前,秦皇岛一位名叫杨春菊的小学女教师,因腰椎间盘突出不能弯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跪着讲课的照片感动了无数公众,被赞为“中国好老师”。之后,陆续有教师因为身体原因而跪着讲课,一经媒体报道,都会引发网友的集体点赞。“跪着上课”感人至深,耄耋老教授“站着上课”同样让人泪崩。

已经退休20多年的蒋老,原本是浙大机械工程学院资深教授。不过,他不愿意就此放下珍爱一生的教鞭,退休后反聘到竺可桢学院,继续上课至年。今年10月份,蒋克铸向学校提出,希望能够再度走上讲台,向学生分享他积累了一生的宝贵知识。为这一天的课,他足足准备了两周。

蒋老年轻时练过体操和跳水,有一次在比赛中半月板撕裂,多年来膝盖不便。在讲课现场,大家四次请他坐下讲课,但他总是摆摆手,一直坚持站着讲了三小时。他认为站着上课是教师的基本素养,“只有站着上课才能示范和演练。老师在写题和板书的时候,学生同时在动脑。所谓‘教授’,‘教’时要‘授’,示范是最关键的,不然与网络授课又有什么区别呢?”

“跪着上课”也好,“站着上课”也罢,虽然形式有差别,但都传递了教育的精神。正因如此,才感动了无数公众。“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师者之最高境界,要求老师言传身教,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能否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与精神气质去感化学生,实乃关键所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杨老师和蒋教授讲什么或许并不重要,他们身上发散出来的精神气质,胜过任何言辞,将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正所谓“言传不如身教”,这种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无疑是最好的立德树人教育。尤其是蒋老的“最后一课”,更能让学子们在泪崩之中体悟人生的真谛。教育之道,至于“做人”止也!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新闻”在很多老师眼中可能根本算不了什么“新闻”。因为,像杨老师和蒋教授之类对教育怀有神圣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好老师在现实中可谓比比皆是,无非媒体难以一一报道而已……

“我造物,故我在;我育人,故我在;我创思,故我在。”这是蒋老给自己写的墓志铭,更是众多教育工作者价值观的真实写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