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半月板囊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永不落幕的奥林匹克精神盘点东京残奥会 [复制链接]

1#

有人说:奥运会选出来的是人类最强健的体魄,而残奥会选出来的是最不屈的灵魂。”历经13天的激烈争夺,9月5日晚,东京残奥会在9月5日晚落下帷幕。虽然赛场上大家都为了夺金奋力拼搏,但是比起赛场上“披金斩银”的激情,让人印象更加深刻的是残奥运动员们百折不挠、迎难而上的豪情,以及尊重对手、携手奋进的柔情,让全球观众在残奥会的舞台上领略到了人性之美。

你是我的眼

带我穿越黑暗

你怕黑吗?你敢在黑暗中奔跑呢?“预备——嘭!”一声枪响,她挥臂、转弯、狂奔,如一颗子弹,在风中擦出火焰、对于盲人田径运动员刘翠青来说,跑道上的她是看不见的,比赛时,她需要戴上眼罩,让光感归零。此刻,全世界只剩下无边黑暗,下一步是悬崖还是终点?她不知道。但刘翠青,未曾害怕。因为一个高大的男子在她身旁飞奔,同一节奏,同一速度,目光如长空猎鹰。

刘翠青(右)和徐东林

9月4日,东京残奥会田径女子米T11级决赛中,现世界纪录保持者中国选手刘翠青与领跑员徐冬林以领先巴西选手0.秒的优势夺得金牌。这是二人在本届残奥会上继米银牌、米金牌之后夺得的第三枚奖牌。

刘翠青在10岁时不幸失去光明,即便如此,但是刘翠青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信心,而是通过田径,她再次在生活中重拾自信。

年,刘翠青遇见了刚刚退役的专业运动员徐冬林。从此,两个人的命运绑在了一起,8年的时间,两人从素昧平生到亲如兄妹。“我必须让她完全信任我。”徐冬林说道:“因为我是她的眼睛。”为了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徐东林和刘翠青谈心、听音乐,训练前会拍拍她的肩膀,为她绑好鞋带,陪着她走路,上下楼梯,弯路、坎坷、坡道,对于刘翠青而言,徐东林是伙伴、战友,更像是影子,因为他永远在她身后。“有我在,放心走。”从磕磕绊绊到健步如飞,两人靠着一条10厘米的牵引绳并肩作战。而这条10厘米的绳子也成为了刘翠的眼睛,带着她穿越黑暗,寻找光明。

在年里约残奥会上,刘翠青和徐冬林夺得女子米T11级冠军。但是在冲过终点后,徐东林却因为受伤重重摔倒在了跑道上。这次东京,在经历了拉伤和半月板撕裂的伤情后,徐冬林再度和刘翠青共同站上了大赛的舞台,他说:“即使瘸了,我也要把她带到终点。”

面对给与自己“光明”的搭档,刘翠青说:“假如给我光明,我最想看见的就是徐冬林那张‘帅气的脸’。”,而徐东林也表示,自己帮助了刘翠青实现了梦想,刘翠青其实也帮助自己延续了梦想,可以说是互相成就。

刘翠青(上)和徐东林

而在田径女子米T11级决赛获奖后,徐东林将刘翠青高高举起的这一画面被镜头定格,照片中刘翠青甜甜地笑了,而她身披着的五星红旗则在田径场上迎风飘扬着。“你举起国旗,我举起你”的动人一幕,也成为运动史上的一段佳话。

重赛又何妨

有实力咱不怕

8月27日在女子50米自由泳S11级决赛中,马佳以29秒46获得冠军,并刷新世界纪录,李桂芝以0.2秒之差摘取银牌。

但赛后,东京残奥会组委会的消息称,该项比赛结束后,有代表团提出申诉,认为比赛中由于选手间产生接触而影响了比赛成绩。经由裁判团队商议决定该项比赛需重赛,中国队在该项目上获得的金银牌暂被取消。

马佳

于是比赛在8月29日再次进行,面对此前发生的一系列小插曲,马佳并没有因为受到干扰,而是以29秒20的成绩再次夺得冠军,并再次刷新世界纪录,李桂芝以0.52秒之差获得银牌,金牌和银牌再次被中国队包揽。这次,马佳没有争议地重新拿回金牌。

对于重赛夺冠,马佳的回应十分霸气:“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我觉得不管怎样,只要尽最大努力就可以了,能否放松投入到比赛中。” 

“无臂飞鱼”

郑涛七日拿下四金

8月27日,东京残奥会男子50米蝶泳S5级决赛中三面五星红旗同时升起!其中,打破世界纪录摘得金牌的云南小伙郑涛更是感动了无数网友,号称“无臂飞鱼”的郑涛咬毛巾出发,头撞壁结束。郑涛是残奥会赛场上的老将三次出征残奥会,年伦敦残奥会上首次出战的他,曾因一张“咬毛巾”的照片被网友熟知。

郑涛

英国《镜报》这样写道:“残奥会从来不缺少令人感到震撼的运动员,但是游泳运动员郑涛的传奇事迹将难以超越。”

郑涛,这个名字在东京奥运会泳坛被频繁的提起,他在7天时间里用4金4破纪录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年,郑涛出生于云南一个贫困家庭。小时候的郑涛并非一出生就残疾,但一次意外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6岁那年,郑涛和村子里的几个小孩一起玩耍,看到有线杆垂落,调皮的郑涛上手摸了一把,于是惨剧发生了——郑涛不仅全身多处烧伤,同时双臂严重碳化骨折,胳膊上的神经和细胞几乎全部坏死,不得不截去双臂。

4年,云南省残联来村里选游泳苗子,父母觉得这些和郑涛没有关系,连忙摆手拒绝。但心里“不想做废人”的郑涛决定试试,于是报了名。巧合的是,教练张鸿鹄一眼便看中了这个14岁的少年。

但是对于没有双臂的郑涛来说,没有胳膊,就很难保持平衡,刚开始训练时郑涛没少呛水。别人在水里呆5个小时,他就在水里呆8个小时、9个小时。

靠着天赋和努力,郑涛入选国家队,出征年的伦敦残奥会。在男子S6级米仰泳比赛中,郑涛是最受人瞩目的一个。泳道中其他运动员,要么是失去一臂,要么是残余大臂部分,但郑涛却是唯一一个咬着毛巾出发的运动员。而到终点的方式也很简单粗暴,就是用头撞,而这是他已经重复了成千上万次的动作。

郑涛(中)、阮靖淞(左)和王李超在颁奖仪式上合影

8月26日,男女4×50米混合自由泳接力赛中,郑涛打破世界纪录,获得金牌;8月27日,男子50米蝶泳S5决赛中,郑涛以30秒62的成绩夺冠,打破世界纪录;8月30日,男子50米仰泳S5级决赛,郑涛以31秒48的成绩夺冠,打破世界纪录;9月1日,男子50米自由泳S5级,郑涛以30秒31的成绩夺冠,打破残奥会纪录。

4金4破纪录,郑涛不光用感动,更是用实力书写着传奇。对他来说,似乎更愿意对女儿说:“好好看看我,没手也能游这么快呢!”

哈马托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东京残奥会赛场上,失去双手,用牙叼着球拍,用脚趾将夹紧的乒乓球往空中高高抛起的埃及乒乓球运动员易卜拉欣·哈马托感动了全世界的观众。

10岁时,哈马托由于一次火车事故几乎失去了双臂,哈马托在经历意外后十分痛苦,甚至陷入抑郁情绪,深感人生毫无希望。虽然失去双臂,但是他决定去体育锻炼磨练自己,用哈马托的话来说,“我不喜欢人们看到我之后,脸上流露出怜悯和同情。但在黑暗中,体育成了照亮哈马托人生的一道光。

哈马托选择了乒乓球,但对于失去双臂的哈马托来说,想要打乒乓球谈何容易?最开始他尝试把球拍夹在腋下打球,然而这种持拍方法根本施展不开,最后自然以失败告终。直到有一天他用嘴叼着球拍回家,才意识到自己可以用嘴来打球。哈马托花了一年的时间来练习用嘴拿着球拍和发球,期间脖子拉伤、牙龈出血都是常事,但他咬牙坚持了下来,终于能熟练地用嘴巴持拍了。解决了打球的问题,如何发球是哈马托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毕竟比赛时可没人给他抛球,他必须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反复思考,他最终想出了用脚抛球的办法,并且勤加练习,配合甩头的动作,反而在日后成了他赛场上的优势。而这背后究竟付出了多少血泪汗,恐怕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年,40岁的哈马托在非洲残疾人锦标赛中摘得一枚银牌,当选阿拉伯年度最佳运动员的同时,还被提名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体育创新奖,更重要的是,哈马托引起了国际乒联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