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科普工作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科普
半月板你知多少
作者:宋浩
单位:上海交通大医院康复医学科
主审:杜青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委上海交通大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
提起半月板,喜欢运动的人肯定不陌生,尤其是喜欢球类运动,像足球、篮球一些需要闪转腾挪、急停急转朋友们,大家平时运动,容易损伤膝关节,那您是否了解这些动作为何会损伤膝关节?损伤了我们改如何处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有很多组织结构,今天我们先了解一下最易损伤的结构之一——半月板。
内侧的半月板呈“C”形,外侧的呈“O”形,它随着膝关节的屈伸而向后、向前滑动。但当我们运动时急停、急转,或半蹲位用力扭转时,半月板来不及滑动而受到关节的挤压或牵拉,就会导致半月板损伤,出现膝关节疼痛或卡锁(破裂的半月板卡住了运动中的膝关节,就如同旋转的齿轮中掉落了一粒小石子,转动的齿轮被突然卡住一样)。
这个时候有经验的朋友就会马上给你膝关节做一个冷敷,半月板损伤常伴有出血及周围组织的损伤,冷疗有助于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减轻疼痛,医院就诊。
医生根据你受伤的情况,结合详细的体格检查和膝关节MRI等检查,评估你半月板损伤的严重程度,建议你保守治疗,或进行半月板修补或部分切除。
一般人可能认为手术成功出院了就治疗完成了,但其实恰恰相反,这才完成了治疗的第一步,膝关节真正的恢复还需要系统的康复治疗,这样才能让你重新返回你热爱的球场,重返运动。
Q
那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康复?
A:术后即刻即可介入康复。康复科医生会根据你受伤的严重程度、手术方式、年龄、身体状况及你个人的康复预期,给你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包括消除膝关节的肿胀、缓解疼痛、膝关节活动度与力量训练、下肢负重的管理、平衡及本体感觉的训练、步态的调整,膝关节稳定性、下肢运动的灵活性、协调性、爆发力及耐久性的训练,总的目标是让你尽可能恢复到受伤前的状态。
Q
需要如何康复呢?
A:一般半月板的康复大致有三个阶段,康复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会做出个体化的调整。
第一阶段:术后0-6周
这阶段的目标主要:膝关节被动完全伸直,控制疼痛与肿胀、屈膝达90度,重获股四头肌的肌肉控制,6周时能患侧负重无疼痛。
治疗措施:
1)股四头肌的肌肉电刺激;
2)股四头肌的静力性收缩;
3)多角度的直腿抬高;
4)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下肢的渐进负重训练,早期需佩戴伸直位铰链支具、拄拐;
5)本体感觉训练;
6)根据医生的建议确定膝关节活动度训练的范围,6周达到屈膝90度;
7)腘绳肌、腓肠肌的牵伸,保持下肢肌肉的弹性;
8)冷疗。
注意事项:避免主动屈膝,禁止不戴0支具行走,避免长时间负重。
第二阶段:6-14周
目标:恢复膝关节正常活动度,恢复正常步态,能在良好控制且无痛情况下上下20cm的台阶。
治疗措施:
1)膝关节活动度达到-度时,可行功率自行车治疗;
2)膝关节活动度达到度时,在治疗师在行关节松动术时,需进行股四头肌牵伸练习,改善肌肉弹性,减少膝关节粘连;
3)0-60度的靠墙静蹲及双腿蹬踏训练
4)上台阶训练(10cm、15cm、20cm),下台阶训练(10cm、15cm、20cm);
5)平衡功能训练(闭眼、活动平板、干扰、动态平衡训练);
6)本体感觉训练(位置觉训练、下肢传球练习等);
7)后期可行灵活性、协调性训练。
注意事项:训练及活动时避免疼痛,避免跑步等体育运动。
第三阶段:14-22周
目标:能无痛跑步、等速肌力测试双下肢对称度>85%。
治疗措施:
1)能很好完成下20cm台阶时,可在跑台上开始向前跑练习;
2)灵活性、协调性、柔韧性训练;
3)等速肌力训练;
4)位置觉、本体感觉。
注意事项:训练及活动时避免疼痛,肌力足够强大时才能在医生指示下进行运动。
系统的康复训练,可大大减少患者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几率,故提倡早期、系统康复,帮助你更快、更好的恢复生活与运动。
编辑:杨洁、杨晓颜
绘图:李川
中国康复医学会作为全国获得年中宣部、科技部、中国科协联合表彰“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的为数不多的学会组织之一,长期致力于打造“科普之翼”,凝聚以科普工作委员会为主干力量以及70多个分支机构康复同仁的共同努力,建立全国50余个科普示范基地,开展康复科普推广、学术培训与科技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及时、全方位的向全生命周期人群传播康复科技成果及健康知识,指引大众了解更多科学的防病治病知识,正确的认识疾病、了解康复、理解健康,努力融合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协同发展,借助多样化媒体平台,动员全社会力量,构建具有康复特色的现代化康复科普工作体系,形成符合创新型国家水平的康复科普工作新格局。
本平台所有科普作品仅供学习交流,作品版权归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所有,请勿随意转载!本平台科普内容获中国科协科普部“科普中国共建基地年-年”项目资助
原标题:《?半月板你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