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来源:凯叔讲故事(ID:kaishujianggushi)
“教养”,其实不单是个名词,还是个动词。
“教”,指的是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边界在哪里。
“养”,指的是培养孩子的安全感,给孩子足够的爱、自由与宽容。
有些家庭父母比较溺爱孩子,想吃什么?买!想喝什么?买!这是没有边界;然而过于苛责,强行压制,又缺了“养”的亲情味儿。
关于吃零食这件事儿,把握这个原则,我觉得就不会错了~
作者
李核桃
你能想象,这是一个15岁男孩的眼睛吗?
正常的眼睛,瞳孔是灰白色的。
而杭州这个男孩的右眼,整个晶状体已经呈现出完全混浊的乳白色,被确诊为白内障。
接诊医生说,他的右眼已经到了“几乎完全失明的地步”,只有手指头放在眼前才能够分辨。
而白内障一般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才15岁的孩子怎么就得了白内障呢?
父亲说:孩子最近刚刚诊断出来“二型糖尿病”。
医生随即对男孩进行血糖测试,结果显示:
孩子餐后2小时葡萄糖达到22.47,远高于正常血糖值3.89~7.8,接近最高数值的3倍了!
白内障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男孩的白内障就是糖尿病引起的。
没有家族遗传史的孩子,怎么就得了糖尿病呢?
原来,男孩酷爱喝可乐,几乎把可乐当水喝,一升装的可乐他一个晚上就能喝完。
尤其现在暑假天热,他有时候甚至一天喝两三升!
长期高糖摄入,这才导致了严重的糖尿病,继而诱发右眼白内障。
目前男孩的白内障只能通过手术解决,但他的血糖又太高了,暂时还不能做手术,只有把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并稳定下来才能手术。
而糖尿病是全身的病变,他的左眼未来也有可能发生病变,还需要对他的左眼乃至视网膜进行长期的、密切的随访和监测,乃至终身随访!
谁能想到,生活中最常见的饮料,竟成为危及孩子一生的噩梦!
更可怕的是,接诊医生说:这个男孩的情况在青少年患者中绝非罕见,近年来在门诊中屡有碰到。
因此呼吁家长:“请父母一定严格督促他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低脂低糖,不过分摄入糖分盐分,配合合理的锻炼,来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想起不久前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印发的《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中,明确规定了中小学生的饮食安全问题:
“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
不得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的食品和酒精饮料。”
对孩子的控盐、控糖、控脂,已经上升到法律法规的程度,由此可见问题的严重性。
督促孩子养成好的饮食习惯,为何这么难?
北京有个叫小浩的男孩,才14岁就有尿酸高、转氨酶异常等代谢问题,血脂也比较高。
只因为,在准备小升初的那个暑假,忙于工作的父母无暇照顾他,每天就给他一些零花钱,让他点外卖。
他爱吃一些高热量的食物,也爱喝饮料,加上天热不想活动,只吃了一个暑假的外卖后,他就胖了五六十斤,变成一个体重达斤的小胖子,体质开始变坏。
现代生活条件好了,外卖也越来越普遍,不但大人喜欢动动手指让外卖来送餐,很多孩子也顺带着吃上了外卖。
而饭店为了招揽顾客,烹饪方式往往高油、高糖、高盐,食后很容易发生热量过剩的问题,导致“万症之源”——肥胖。
虽然不是所有家庭都有让孩子吃外卖的习惯,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进食高盐、高糖、高脂食品的机会,显然比过去高出很多。
世界卫生组织曾公布了一份影响健康的“十大垃圾食品”,孩子们很多喜爱的零食,如可乐、汽水、方便面、膨化食品、烧烤等,赫然在列。
而这些食品,要么脂肪含量高,如烧烤、炸鸡等;
要么糖分高,如可乐、奶茶、果汁等各种饮品;
要么盐分高,如各种膨化食品、辣条、火腿肠、海苔等。
诸多高盐、高糖、高脂食品,轻者导致孩子肥胖,重则累及孩子心脏、肾脏,引起内分泌紊乱、消化系统紊乱,对孩子身体各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前不久,医院肝病科接诊了一个男孩,才12岁就患上了脂肪肝。
只因为他不爱运动,又爱吃西式快餐,尤其钟爱炸鸡、汉堡、可乐、奶茶等。
这类食物热量高,在人体内不容易代谢完全,多余的热量沉积在肝脏,就容易形成脂肪肝。
武汉有个叫豆豆的男孩,平常爱喝鲜榨果汁、瓶装果汁等饮料,几乎不喝水。
家长本以为果汁属于健康饮品,也就由着他喝了。
结果豆豆12岁时,有一段时间总是左脚趾关节隐隐作痛,刚开始还以为是体育活动时磕碰到了。
后来越疼越厉害,医院检查才发现,竟然患上了痛风!
因为,市面上大部分饮品,果糖含量高,大量摄入果糖是诱发痛风的重要因素。
江西九江还有一个男孩,家里开了一家副食店,他从小零食不离嘴,薯片、辣条几乎天天吃,尤其爱喝碳酸饮料。
才12岁,体重就高达斤,以至于胸部发育肥大,朝女性化发育了。
送医后才知道,因为他经常吃的零食中含有激素,导致他激素紊乱,内分泌发育失调。
接诊医生说,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因为体内雌性激素过多而影响男性生殖发育……
为什么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面临的健康隐患反而越来越多?
一是管不住嘴,二是迈不开腿(疏于运动)。
两下夹击,造就了一个又一个体质异常的孩子。
管住孩子的“嘴”,才能管好孩子的身体
高盐、高糖、高脂食品的危害性,家长们都知道,只是苦于现实中不好操作:两餐之间,孩子饿了怎么办?
其实,给孩子控盐、控糖、控脂,不用完全杜绝零食。
长期从事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于冬梅博士说:
“60%以上3~17岁的孩子每天都吃零食,所以不让吃已经不现实了,只能做出指导。”
(1)可以提前给孩子准备达标的零食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中将零食分了三个等级:
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和限制食用,家长可参考这三个等级给孩子合理安排零食。
·可经常食用的零食:
如各种水果、坚果、奶制品、全麦食物等低脂、低糖、低盐类食物,每天少量食用,不能代替主食。
·适当食用的零食:
如蛋糕、牛肉片、黑巧克力、乳酸饮料等中等量的脂肪、糖、盐分食物,每周1~2次,每次少量食用,不能代替主食。
·限制食用的零食:
如棉花糖、可乐、巧克力派、炸鸡块、方便面、罐头、膨化食品等高糖、高盐、高脂类食品,每周食用不超过1次,少量食用,不可替代主食。
(2)“饮食规矩”,趁早制定
看到禁止在学校售卖零食的规定,有网友调皮留言:“学校里面不让买,我就偷偷在校外买了带进学校……”
孩子喜欢吃零食,这是天性,防不胜防,仅靠围追堵截也不是办法,尤其是对有一定购买能力、选择能力的学龄期孩子而言。
所以在孩子还未建立起自我意识的学龄前,家长日常就要给孩子立下“饮食规矩”:如一天三顿饭,按时按量吃,正餐要吃好。
主食之外,哪些食物不能吃、应少吃,及早告诫孩子,让他从小养成对垃圾食品的警惕和防备之心。
我女儿班里有一个同学,6岁半,儿童节期间老师给大家发糖果、点心庆祝时,他只是应景式的尝了几个,就不吃了。
不是因为他懂得自控,而是他妈妈家里常备的零食都是酸奶、面包之类的,一提到零食他只能想到这些,不习惯吃超市那种花花绿绿的零食了。
3~6岁是给孩子立规矩的关键时期,饮食规矩也适合在这个年龄段趁早制定。
(3)住校生,父母要多留意孩子的饮食习惯。
住校生因为缺乏家长的监督,在饮食上很容易放纵自我,这就需要家长多留意他们的生活习惯。
浙江海宁有个男孩,初中三年都住校。因为不喜欢学校食堂的饭菜,他经常点外卖,汉堡、薯条是家常便饭,几乎把饮料当水喝,一天要喝很多瓶。
三年下来,他的体重直逼斤,经常感到疲倦乏力,不思饮食,送医后发现得了脂肪肝。
家长除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