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注定要被载入A股的史册。在两次触及熔断机制后,13点33分,A股便提前宣告全天收盘。
原本期待中的股市“开门红”变成了“开门黑”,令A股哀鸿一片。有股民自嘲道:“真希望这是只是一场熔断机制的测试。”
A股遭遇诡异“开门黑”两次触发熔断
年1月4日13点40分许,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称:沪深指数今日13时33分较前一交易日收盘首次下跌达到或超过7%。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的有关规定,本所决定,自年01月04日13时33分开始实施指数熔断,当日不再恢复交易。
这是上证所今天的发布的第二则公告。在此15分钟前,沪深指数因下跌达到5%,而触及熔断,暂停交易了15分钟。
根据去年12月4日沪深交易所及中金易所发布指数熔断规则,A股熔断标的指数沪深指数。熔断阈值为5%和7%两档,指数触发5%的熔断后,熔断范围内的证券将暂停交易15分钟;但如果尾盘阶段(14:45至15:00期间)触发5%或全天任何时间触发7%,将暂停交易至收市。
江海证券首席投资顾问张乃一认为,今天的下跌比较诡异,在消息面没有特别大利空的背景下,下跌的动力只能归结到交易心理上的因素。但这依然解释不了今天如此大的跌幅,除非资金有其他的目的,比如坊间传闻的为养老金入市“挖坑”。“熔断这种情况是第一次,谁也没碰到过,还是感觉人为迹象比较明显。”
针对今日首度出现熔断现象,国信证券分析师陈栋表示,从交易心理上来讲,首次熔断复牌后,大家一定会有恐慌出逃的心理,这就会加速指数下跌。前后两次熔断之间,并没有有效的止跌效果。“从今天A股的情形来看,熔断并不能起到太大的效果,因此对熔断的规则值得重新思考。”
历年数据显示:A股“开门红”并不靠谱
股票市场有一些“神奇现象”,其中一个叫“1月效应”。“1月效应”是指股市1月份的行情“对这一年有极大的参考意义,如果1月股市上升,则通常全年市场将会上涨,反之亦然。行为金融理论把这些跟时间有关的股市现象归结为“日历效应”。
据报道“1月效应”来源于统计学,该效应在美国受到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