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半月板囊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太可怕8个月宝宝误吞别针医大二院医生 [复制链接]

1#
8个月宝宝误吞别针

晋江一8个月大的婴儿小强突然哭闹不止、拒食并不停地流口水,家长苦寻原因未果。突然发现平常挂在胸前的红色“护身符”掉下来,而别针却不见了,这下把家长吓坏了,担心是不是别针吞进喉咙。医院做喉镜检查未成功,连夜急诊福医大附二院,经耳鼻咽喉科*方主任检查,确定别在小强胸前的“失踪”的别针果然“跑”到食管腔里。

医生妙招取出别针

*方主任决定立即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食管镜取异物,可是风险却很大,因为病人幼小,别针嵌顿在胸段食管且呈张开状,针尖朝上,稍有不慎,即可造成食管穿孔、出血。好在针尖朝向右侧,远离胸主动脉。经过紧张细致地操作,*方终于顺利地将已插入食管壁内的别针合拢并安全取出。

医生提醒家长

误咽的异物各式各样,除成人食管异物易发的鱼刺、猪、鸡骨头外,儿童食管异物还另有其特点,即食物之外的硬币、纽扣电池、玩具和项链等都是临床上的常见之物。轻则暂时停留或嵌顿于食管,使孩子发生吞咽困难,喉咙疼痛;重则卡到胸段食管,造成食道穿孔,加上强行吞咽,可能使孩子的主动脉损伤,引起致命性大出血。

“尤其是误吞如别针等尖锐异物的风险很大,多数别针还是张开的,且开口向上,最容易造成穿孔,而且取出也困难,需要高超的手术技巧。”此外,近几年经常发生的异物还有钮扣电池,因为嵌顿时间较长,往往发生电池短路,强碱的电解液泄露,造成食管黏膜严重的化学腐蚀伤,严重者也可能发生食管穿孔或日后食管疤痕狭窄。

*方主任指出,人的食管有三处生理性狭窄,是异物最容易嵌顿的部位。

第一处狭窄位于食管的起始处,相当于第六、七颈椎水平;

第二处狭窄位于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的第四胸椎水平,此处还与主动脉毗邻;

第三处狭窄位于食管穿过膈肌的食管裂孔处。

异物发好于第一和第二狭窄处,如果异物卡在第二个狭窄处,就有可能直接伤到食管、气管和主动脉弓,一旦刺破该血管将引发致命性大出血,几乎无法救治。

因此,如果小儿不慎吞了异物千万不可让其强行吞干硬食物和菜团等,最好在第一个狭窄处就将其取出。强行吞咽还可造成将尖锐异物挤出颈部食管腔外,形成颈深部异物和脓肿。发生食管异物并发症除与异物本身性质和大小及停留部位等有关外,还与家长们对该急症的不重视及错误处置有关。

现实中,许多孩子误吞异物,家长就给孩子先是吞一大口饭菜或馒头,不管用再喝点醋,试图强行咽下异物或软化异物。*主任反复强调并提醒,此举是错误的,危害极大,不仅会使孩子的食道黏膜受损造成二次伤害,严重的可能导致食道穿孔、纵隔感染甚至大出血死亡等。

早些年*医生曾收治一小儿食道异物并发颈深部和纵隔脓肿、败血症才来就诊,异物是取出来了,但生命最终还是没抢救过来。儿童食管异物正确的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通过食管造影或CT扫描而确诊,其惟一的治疗方法是通过食管镜取出异物。

为避免发生食管异物,*方主任提醒并建议,婴幼儿需要家长的细心看护,避免让小孩触碰玩耍别针、硬币、电池等物品,少佩戴金属饰物,教育小孩不要把这些物品含在口中。小儿的表达能力差,如发现不明原因的哭闹、拒食、流涎和呕血,应高度怀疑发生食管异物,此时切不可让小孩强行吞咽和进食,应紧急送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