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宁日报
对于很多不方便进行剧烈运动的人来说,走路相对简单、轻松,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锻炼减肥的效果。但如果走路太多,或者走路方式不对也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走路走得太快、步幅太大,或者用力过猛、步数过多,会对下肢关节造成损伤,特别是髋关节和膝关节。刚开始磨损的是软骨和半月板,进而会磨损骨组织,久而久之,易造成髋和膝部位的骨关节炎。
有些健身达人所谓的“暴走”模式,容易对足部跖骨造成危害,可诱发疲劳性骨折。此外,“暴走”模式还可能对膝、踝及脚后跟的肌肉韧带和骨膜造成劳损。走路姿势不对,如背着手、腰背不直、挺着肚子、大幅度用力摆动手臂等,也会对脚外侧造成损伤,或引起肩颈酸痛。
走路太多或太快还会对心脏产生不利影响,可令脉搏加快,呼吸频率增加,伤害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正确走路有利于身心健康:
1.注意膝关节的姿态和踝关节的姿态。不要膝过伸,脚步过大时脚后跟先着地,这时候不但不利于健身,还可能造成脚后跟甚至膝关节的损伤,不要出现“外八字”、“内八字”、膝关节外翻和内扣的走路姿势。
2.饭后不应立刻走。餐后应休息30分钟至60分钟再去运动,冠心病患者更应注意。
3.健步走前要热身。很多人运动受伤,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没有做好热身运动等准备工作。身体突然快速进入运动状态很容易吃不消,身体关节没打开,活动受限,锻炼效果也不好。
正确的健步走要记住三要素:步幅、步速、步态。
步幅:健身走的步幅要比正常走路的步幅大一些,多出半个脚掌即可。
步速:每秒走2步到3步,每分钟步到步,这样有助于提高心率,激活心肺功能。
步态:要轻盈,脚落地时膝盖微屈,脚后跟到脚尖过渡要顺畅,同时身体重心迅速跟随移动,过程中要调整呼吸,上身挺直,双手自然摆臂。
健步走的过程中,感到呼吸急促,身上微微发汗时,保持这个感觉20分钟到30分钟以上,才能对心肺起到作用。
本报记者吴青华
通讯员唐艺文
中小学时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获得合理的膳食营养不仅为智力和体格正常发育提供基础,也为一生健康提供有力保障。所以从小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尤为重要。“中国学生营养日”即将来临,下一期(5月19日)将科普学生如何养成健康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