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置换目前主要有全膝置换与单髁置换,需要强调,单髁置换不等于半个全膝置换,两者相比单髁置换有以下优势:
微创,损伤小,恢复快;
出血少,手术时间短;
术后关节功能好,患者感觉更自然;
保留骨量,便于翻修;
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
患者接受度高。
年McKeever首次应用Vitallium胫骨平台假体进行半膝关节置换;
年Gunston设计了膝关节内外侧双间室限制性假体;
年固定平台雏形出现,Engelbrecht设计出StGeorgSledge假体,胫骨部分全为聚乙烯,表面平坦,胫骨平台在矢状面上呈弧形,避免边缘承重;
年美国医生LeonardMarmor(单髁之父)设计出非限制性单髁假体;
年第一代Oxford单髁假体上市。
20多年的关节外科先贤探索出了单髁假体的道路,到目前为止单髁假体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且应用广泛。多年的单髁假体使用后我们发现单髁置换目前面临着很多的挑战,首先其适应征较窄,对于患者的选择要求很高,患者膝关节不能存在屈曲挛缩畸形、侧副韧带完整、无交叉韧带损伤以及患者不能过于肥胖等;另外,单髁置换对术者技术要求更高,近期随访效果好而长期随访效果不如全膝关节置换(尚存争议)。整体上来讲,若患者选择恰当及良好的手术技术,单髁置换10年优良率>90%;旋转平台与固定平台效果相当;患者满意度高;术后患者能够进行下蹲及跪等动作。
单髁当今在膝关节置换中的使用情况:美国5%,欧洲12%,澳大利亚11.5%。国内市场主流的单髁产品有Biomet的活动平台、Zimmer及Link的固定平台,这些产品主要由欧美国家研发,目前尚缺乏中国人自己设计开发的单髁假体。春立公司邀请王坤正、翁习生、史占*等十多位教授参与进行其旗下单髁假体的设计研发,以期获得一种符合国人膝关节解剖形态、尺寸,能够媲美、超越国际上主流单髁产品的假体,推动国内关节外科的发展。
研发团队回顾单髁置换手术的优势及挑战,发现假体早期失效主要由于手术技术操作错误及假体松动;后期失效主要由于磨损,与全膝关节置换相同。故而新的设计应吸取前人精华并进行缺点不足的改进;手术的简便是今后的一大趋势,同时要求器械的简便易用;材料方面应能够达到增强固定的效果,并选择高品质的聚乙烯材料。
以上两款单髁系统即是王坤正教授所领导下所自主研发的XK型活动平台与XG型固定平台。目前的文献研究指出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效果差异不大,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的基本理念不同,尤其是在动态学上,固定平台可以实现正常的动态,较小的滑动,滑动会造成聚乙烯的磨损;活动平台的设计更接近于半月板存在下的膝关节生理活动,其滑动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平台界面保持光滑,与垫片的匹配度高,也可实现低磨损。
XK型活动平台采用双柱设计,有效防止假体旋转;同时高匹配的球形设计可减少应力集中。
可自由移动的胫骨衬垫,起到重建膝关节生理运动的作用,而每年平均磨损为0.01mm。
平台翼多孔设计,骨水泥均匀分布;高抛光设计,解剖形状,拥有多种尺寸。
XG型固定平台采用多曲率半径设计,屈膝时平滑且稳定;后髁平面与双柱呈30度角的角度设计使假体更加牢固。
关节面采用平坦设计,增加关节的活动度;精确及稳定的设计能够减少微动。
胫骨翼采用T型设计,防止假体横向及纵向移动或是松动
整体上讲,XK型活动平台与XG型固定平台积累集中了国外各类设计的优点,设计符合国人特点,能够有效降低假体的旋出风险,具有很强的抗旋功能,拥有一整套的精准便捷的手术器械,这也是我们前文所述的我们目前单髁假体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的国人处理方式。目前春立集团的XK型活动平台与XG型固定平台的专利已经申请公布并进入实质性的审查阶段,也已开展一系列的临床试验观察效果,短期观察效果优异。
精彩内容
低辐射与高质量结合,图像增强系统带来影像新时代
跟台笔记
锁骨前方接骨板
新闻
强生宣布出售PRODISC人工椎间盘
动力足踝假肢,颠覆你的想象
56例单节段MIS-TLIF患者的5年随访研究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王坤正教授详细视频讲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