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讯“出了事,公司不管不问。8个多月了,我的赔偿还没拿到。”安徽*山市歙县的吴先生,此前做饿了么平台的外卖骑手,去年7月送餐途中发生意外,被鉴定为“伤残九级”,但截至年4月8日,他的保险理赔还未拿到。究竟何时能支付并不清楚,他不由感叹“理赔难”。而随着像外卖骑手等灵活就业群体的增加,他们的保障如何?记者连日来多方采访,了解这一群体的工伤保险“困境”。
遭遇
送餐途中骨折,8个多月未拿到保险理赔
吴先生告诉记者,他此前在歙县经济开发区送外卖。年7月29日中午,他在送餐途中,为避让一辆三轮车摔倒在地,“诊断为膝盖粉碎性骨折,医生说我的半月板损伤严重。”8月27日,吴先生出院,开始在家养伤。
事发后,他将情况告知公司。虽然只做了20多天外卖骑手,但考虑到入职时交了保险,12月15日,他委托一家司法鉴定所做“伤残等级鉴定”。其提供的鉴定书显示,因雇主责任保险理赔需要,遂委托依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进行鉴定。鉴定意见为“因外伤导致左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经住院行内固定手术治疗,评定为伤残九级。”
今年2月,准备好材料后,他开始找公司谈保险赔偿。显示2月25日填写的《出险通知书》标明,医药费.63元,误工费元,伤残赔偿金元,总计.63元。但截至4月8日,吴先生说,他的保险赔付还没到。“听说是保险公司需要的一份材料还没提供,但饿了么总公司又说提供了。”吴先生着急地多次询问,都未得到明确的给付时间。
“我平常送快递,兼职送外卖。”去年7月初,46岁的吴先生看到招聘信息后入职,选择在中午、晚上到凌晨两个时间段送外卖,“时间灵活,不耽误工作,还能增加收入。”吴先生说,做这个行业,就是在路面上跑,谁都不希望出事。但现在出了事,他发现,理赔起来有些难。
“现在外卖骑手这么多,我们能不能有一个稳定的保障,比如像企业职工的那种工伤保险?”吴先生坦言。
“我昨天和总部说了,回复已在对接保险公司,还要再等等。”4月9日上午,招聘吴先生入职的*山某传媒有限公司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商业险理赔中确实“出了点问题”:之前提交的吴先生跑单记录,保险公司称没有收到。“我们代理商的记录保存有时效,目前由总部对接了。”他表示,一般来说,小事情线上能直接申请理赔,但吴先生是“伤筋动骨”,从准备材料到完成赔付,大概需要一个月。
体验
险种模棱两可,企业也有苦水
吴先生的遭遇,不只是个例。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兴经济业态下的灵活就业人员,在我国约有2亿,其中就包括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卖骑手,他们的劳动权益,该如何保障?是亟须回答的问题。
“骑手一般分两类,一类是代理商直接管,一类是众包的模式。”一名从业多年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解释,平台会在各地有代理商,对骑手来说就是站点,负责招聘、管理骑手和市场;而“众包”是有意愿做骑手的“想跑就跑”,在平台注册资料,找一个站点挂靠,不少大城市即该模式。“如果是第一种,代理商会给骑手排班发工资,数额基本相同。”他介绍,“众包”的骑手,工资则由平台直接打,单量、距离、商家等都会影响工资多少。
“我算年入行,那会儿骑手也有保险。”说到对群体的保障,该业内人士表示,一开始是个人老板买,付出的成本高,可能就有不愿意购买的现象。“市场发展到现在,可以说都会要求买,通过平台系统的后台操作。”他介绍,比如在饿了么的一个省内代理商,无论对兼职还是全职,骑手上线后,接到第一个单子,保险就会自动生效。“比如你兼职,歇两天不干,第三天上线接单了,保险随之生效。”而保险费用,由公司和个人各承担一部分,“个人出的不多,50到80不等,要看保额。”
“就现在来说,保险公司对这一群体也有专门的险种,保额可以,险种也是齐全的。”他告诉记者,像人身意外险、第三者责任险均包含在内。就赔付的难易来说,有保险公司1万元以下的可直接线上申请。
那么,在实际应聘中,外卖骑手的保障究竟如何?4月9日上午,记者以应聘的身份进行了咨询。”我们是美团站点直招的,有平台险、商业险和工伤险。”当记者具体咨询险种和保额时,该工作人员未具体回应,“都有的,你放心。”
“全职有五险,签合同的。”一招聘饿了么骑手的公司工作人员对以上问题,也未回应就挂断电话。
“肯定有保险,是商业险,不买五险,因为购买的成本很高。”另一招聘美团骑手的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大多数骑手是做一个过渡,并不稳定。“一般做一年左右,最多跑两三年,长时间做不现实。”
“出了事,我才知道公司的名称,了解到保险赔付的额度。”吴先生也告诉记者,应聘时,他提供了身份证,开了账户后就开始接单。“公司说有保险,但保障细节,我没问。”
业内人士坦言,从其经营站点的经验看,这一行业虽不稳定,但有很多人是为了轻松、约束少。“作为站点,管理也很难。”他指出,这一兼职的群体,肯定不能用工资和理想来约束。“专职还好一点,有排班的限制。而对‘众包’骑手来说,人数多,更自由,管理更难。”而这一行业,也呈现出年龄的特点。“站点有25岁以下的年轻人,但更愿意跑的,是30-40多岁的中年人。”他告诉记者,这个群体有养家的压力,外卖行业门槛低,来钱快,和白天的工作又不冲突,只要愿意正常上班,收入算可以,”站点跑的好的,一个月有单,月收入过万了。”
与庞大的从业人数、特殊的行业规律相对,闯红灯、逆行、为抢时间速度过快等骑手行为,客观上也增加了其自身的风险。“安全意识和骑手本人也有很大关系。”合肥一代理美团外卖业务的公司主管表示,对骑手是有考核,但招聘骑手时,会根据其住所和意向,就近安排送餐,时间是够用的,正常能完成,“也会有意外,比如找不到顾客。这时给站长打电话,会有协助。”
“系统一般是就近派单,时间来得及。”为饿了么招聘骑手的一公司负责人坦言,对超时的,实际上一般零罚款,”除非是超时太严重,或者弄坏了餐品,会要求赔餐损,这种情况并不多。”他表示,不排除个别骑手为了收入多抢单,“跑得快,心也慌,也就容易出错。”
人社部门
为送新业态从业人员保障,相关*策正征求意见
广开灵活就业渠道,同时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权益保障,推动市场健康、稳定向前发展,近年来,多部门都在积极探索保障模式,并作出尝试。4月1日,广东省《关于单位从业的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等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办法(试行)》开始实施,网约车、外卖、快递劳务等新业态从业者的8类特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参保范围。
“我们早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