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所有医案均来自邮箱读者投稿。请投稿人对稿件内容的合法权益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避免版权纠纷。敬请谅解与配合,谢谢。)
兔子,分享一个风湿热医案。
前几日,母上大人手腕复痛,无力,几天后早起变为肩膀关节缝痛,傍晚又见锁骨下方疼痛且可见肿包,按之软,可移。十问症状:1、右臂走窜痛,2、偏头痛,3、大便不成型,4、脚气复发,痒且肿。舌苔*腻,脉数。
判断手腕至肩膀、锁骨走窜痛应为风邪作祟,且此时为6月暑月,老妈是北方人,难以适应江苏的暑湿气候,因此出现脚气复发等一系列的湿热症状,此时的治疗思路应为清热利湿,疏风止痛。
老妈为气郁体质,前段时间又因事不快,所以本想在原用的疏肝理气解郁的汤药里加点以羌活为主的祛风除湿类药物,但翻看《方剂学》看到以羌活为君药的“当归拈痛汤”,顿时眼前一亮,简直就是为老妈量身定制的方剂。组方如下:
当归拈痛汤:羌活15,防风9,升麻3,葛根6,白术3,苍术9,当归9,人参6,甘草15,苦参6,*芩3,知母9,茵陈15,猪苓9,泽泻9,另加柴胡6。
主治湿热相搏,外受风邪证。遍身肢节烦痛,或肩背沉重,或脚气肿痛,脚膝生疮,舌苔白腻或微*,脉濡数。
症状全中,且方中除羌活、茵陈、*芩等药可清热除湿,祛风止痛之外,还有当归活血养血,人参、甘草、白术,补养脾气、健脾燥湿,使方子祛邪且可扶正,适合体虚的老人。
急症为先,原方加一味柴胡,抓药3付,当晚浓浓的喝了一碗,再用药渣泡脚,即出薄汗,疼痛缓解,脚气患处无痒感。次日早晨疼痛全消,后两剂巩固。
学习中医后,在家庭治疗中让我感触很深的有两点:
一是现今社会很多老人像我的妈妈一样忍着诸多不适不远千里为儿奔波,这是无奈之举,我们能做的只有多